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
2021年9月30日(星期四)9时,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介绍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成果有关情况。
李壮: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完成全部日程,圆满闭幕。本届博览会以“携手东北亚,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许才山先生,他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本届博览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请各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
下面,请许才山先生介绍情况。
许才山: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经胜利闭幕。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是向新闻媒体朋友们通报本届博览会取得的收获。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以“携手东北亚,共谋新发展”为主题,于9月23日至27日在长春举办,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本届博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杨洁篪主任出席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产业合作、加强数字领域合作、开展民生合作”等四点建议,赢得各方认可,形成广泛共识,进一步激发了东北亚合作新潜力、开辟了东北亚合作新空间。
现在,我代表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向大家通报一下本届博览会的亮点和主要成果。
一、多国政要云集汇聚,中外客商看好东北亚开发开放新机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区域共同繁荣发展、汇聚力量,持续放大东北亚博览会溢出效应,全力打造新时代国际合作重要平台。国外政要方面,蒙古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芬兰等国官员先后通过线上视频或书面等方式发表致辞,均希望能够继续加强东北亚地区间在经贸等领域合作,谋求新的发展。日本、朝鲜、俄罗斯、韩国、蒙古国等驻华使节到博览会现场参会。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副部(省)级以上政要46人参会。国内政要方面,中央外办、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贸促会、外交部、工信部、文旅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全国对外友协、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全国工商联等12个部委和中直机构9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同志,浙江、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10位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到博览会现场参会。参会客商方面,共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客商线下参会。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79户,大型跨国公司56户,央企30户,中国500强企业48户,民营500强企业27户,知名金融投资机构153家,国内外商协会224家,国内外经贸代表团组160个,采购商620家。博览会平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逐渐提升,“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二、办会模式继承创新,会议论坛展现东北亚共谋发展新气象。本届博览会坚持守正创新理念,在前十二届基础上有继承、有深化、有创新。成功举办主论坛,即第十一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延续举办第二届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2021东北亚工商合作论坛、第二届东北亚电商峰会暨商务部“数商兴农”进东北(吉林)、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第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法律论坛5项活动。博览会交流合作成果显著。一是夯实合作机制。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以“连通市场资源,共同打造东北亚海洋经济合作圈”为主题,聚焦经贸投资、互联互通、海洋经济、能源环保、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各国地方政府代表一致通过了《长春倡议》。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围绕“加强东北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主题,在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东北亚产业链、深化产业园区合作,提升区域联通水平、分享发展经验等方面挖掘合作机遇,推动东北亚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东北亚工商合作论坛,与会各方就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接本国发展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商协会间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2021东北亚工商合作论坛共识》。东北亚电商峰会暨“数商兴农”进东北(吉林),以“数字生态 协同赋能”为主题,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会各方深入交流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动东北亚地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法律论坛,以“中国-东北亚法律查明与交流合作”为主题与会各方进行深入研讨,并开通中国贸促会企业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支援平台(贸法通)日韩蒙俄四语种热线,提供常态化服务。二是强化对口合作。着眼于服务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设长三角浙商走进吉林暨“吉遇浙里”东北振兴科创投资合作推进会、空间科学与应用产业化与标准化论坛、吉林-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推介对接会、中国(山西)-东北亚经贸合作推介会、吉林(长白山)“双招双引”座谈会5项配套会议活动。推动建立多项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促进我省与相关地区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务实交流合作。同期举办的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和跨国公司吉林行有1000多位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高管出席论坛,9月29日,第六届吉商大会开幕,来自全球500多位吉商、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言献策,纷纷表达与吉林开展全面合作的强烈意愿,达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
三、促进重大项目签约,经贸交流结出东北亚务实合作新硕果。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11个,总投资额1962亿多元。其中,合同项目98个,合同引资额1171亿多元。较上届增长110.69%;协议项目13个,协议金额791亿多元。签约项目遍布全省各地,项目领域涵盖一二三产业,包括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新材料、医疗康养、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汽车及零部件加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优质的项目。
四、展览展示亮点频出,高尖产品尽显东北亚各国企业新形象。为适应疫情防控的需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会方式,本届博览会专门设立科技创新主题馆,首次设立汽车馆和新媒体直播馆,同时还设立东北亚国家馆、吉林馆、省区市馆、进口商品馆,共计7个展馆,并通过线下实体展馆和线上VR展馆两种方式展现。线下展方面,7万平方米的线下展区共有1001户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来自东北亚、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澳台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和机构321户;来自浙江、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的参展企业和机构263户;来自省内参展企业417户。科技创新馆,空间科学展区围绕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成果转化,重点展出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平台、空间站光学舱平台、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部分科技成果;智慧交通展区见证中国在高铁、快速铁路和城际交通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和发展前景,北京交控、铁科院、德尔肯、武汉金鹰等行业领先企业齐聚一堂;大数据、人工智能、5G+8K展区展示企业研发“高科技”,海能达、大疆无人机和奇安信等知名企业参展,突出应用技术体验和人机互动;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展区,汇聚华为、科大讯飞、威立雅等优质企业,分享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吉林馆设置了省情、地市州和文旅三个板块16个展区,向广大观众全面展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各地资源特点、人文特色、自然禀赋、建设成就、重点产业和文旅发展成果等,充分展现大美吉林、生态吉林、开放吉林、活力吉林的无限魅力。首次设置的新媒体直播馆,光影体验区采用新媒体技术将光影技术与吉林省的四季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参展观众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互动感。同步上线云上展,发挥云展示、云引流、云互动、云洽谈的作用,突破线下展空间限制,实现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把“生产商→参展商→采购商”各个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大大增强电子商务的服务能力,云上展上线企业1832家,展品16600余件,总访问量突破21万人次,实现客商“云上”洽谈、观展。
五、服务保障严谨细致,全方位提升博览会嘉宾参会新体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认真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大会招募志愿者150余人。在疫情防控方面,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强化测温、验码、消杀、核酸检测等针对性防疫措施,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实现了疫情不输入、不扩散、不反弹、零发生的目标;在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方面,保障线上线下博览会安全顺畅;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严密组织、细化分工、密切配合,做到无死角、无漏洞;在接待服务方面,落实落细嘉宾食宿、出行、参会、观展等各环节的协调衔接,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细致周到的高质量服务。
各位媒体朋友们:本届大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东北亚博览会这一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还将长期持续发挥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贺信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扩大东北亚博览会各项成果,加快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在此,衷心感谢国家领导、各国政要、相关部委、兄弟省市、嘉宾、企业和广大防疫、安保、志愿者等同志和工作人员对本次大会给予的关心支持帮助和付出的优质高效劳动!衷心感谢新闻媒体全面深入、生动详实、精彩纷呈的报道,本届博览会共有92家中外媒体800余名记者参与报道,累计报道3000余篇,形象生动地讲出东北亚博览会故事,给与会嘉宾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美好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东北亚区域合作、继续讲好东北亚博览会故事,支持吉林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最后,祝愿各位记者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同时我们相约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再见!
李壮:
感谢许才山先生。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